Cover of the book "the 5 second rule"

「五秒法則」讀書心得

老實說在聽到書本第一章定義何謂「五秒法則」的時候,我懷疑了一下自己的耳朵有沒有聽錯…因為這規則實在超乎想像的單純。以下是作者Mel Robbins在他文章中的說明:

If you have an instinct to act on a goal, you must physically move within 5 seconds or your brain will kill it.

用中文來說,就是:

如果你針對一個目標,有一個突然的想法想做,你必須要在大腦摧毀它的五秒鐘內開始行動。

看起來很簡單是吧?簡單到甚至讓人覺得,這有需要特別定一個規則出來嗎?

繼續聽下去之後…

continue listening

首先我不得不說Mel Robbins真的非常擅長說故事。多數我聽過的有聲書都是正經八百的唸完一本書,且聲調起伏和情緒不會有太多的變化。但這本有聲書可以感受到念的過程中,尤其是在故事的部份,Mel Robbins都很有技巧的把情緒帶入,讓聽者更能融入書本的內容。

聽了幾個章節,了解作者想傳達的內容後,漸漸的我發現其實這「五秒法則」也許並沒有起初聽起來的那麼無腦,甚至可能更像是自己平常偶爾會用到的技巧,其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每天的運動。每天晚上無論我多忙、多累,或是外面雨多大、天氣多冷,只要時間到了我都不會給自己多餘的時間思考,衣服換了就起身去運動。只是我的情況是連倒數五秒的時間都省了,直接暴力打斷自己偷懶的可能性。

所以我說這玩意為什麼有效?

lightbulb

簡的的說,人沒有想像中的這麼理性。很多時候是否要做某件事情,腦袋其實根本沒有在想一件事情的優缺點,或是產生的效益等等。更多時候只是單純的在想:

我爽 or 不爽做這事情?

糟糕的是,通常當我們給腦袋更多時間思考這問題,我們就越是”不爽”去做,或是想到更多理由說服自己不去做。而作者提出的「五秒法則」,透過倒數的”儀式”強制打斷自己的感受及其他的想法,轉而專注在應該做的事情,讓自己能快速進入行動狀態。

用在何時?

書中用這「五秒法則」從”讓自己準時起床”這種小事情開始,到改變自己的做事方式,並停止自己的焦慮和突破恐懼,都提供了各種實際故事供讀者參考。簡單的說,除了某些下了決定後所影響的層面會大到完全沒有回頭路的情境,這個法則基本上都適用。用的方式也真的就是倒數五秒,就逼迫自己”衝了”,簡單好懂。

心得

整合自己的經驗和作者闡述的理論,個人認為這法則在實務上確實能改善人天生的惰性。過去我在自學或是運動上雖然已無師自通(?),自然就用了「零秒原則」來克服惰性。透過作者明確的把規則、相關研究以及成效都整理出來,相信讀者能更有意識的自主使用這個技能來達成自己的目標。不過我個人覺得閱讀後最大的效益不是在自己身上(畢竟本來就有在用類似的技巧),反而是在孩子的教育上。過去孩子總是知道某些事不能做或是應該做,但常常最終都因為”不想做”而被處罰。在聽完這本書後第一時間就和孩子分享這技巧,並請他立刻著手”試用”看看,希望能有一些成效。

參考資料

Tags: No tags

Add a Comment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